[緬甸]在黑暗中等待黎明到來
連日來的緬甸(The Union of Myanmar)僧侶示威遊行等新聞報導,讓我憶起了在緬甸28天的日子。 在東南亞已經繞了大一圈,只剩下緬甸還沒有去,一聽說緬甸開放28天簽證入境觀光,不管盤纏已將盡,二話不說,買了機票,就飛往緬甸仰光。 才一踏入這個美麗國度,便來到了緬甸第一高學府仰光大學朝聖,這是近代緬甸歷史上的民主聖堂,不能不去瞻仰一下。 正當我使用英語問路時,突然間,被校園裡的警衛發現,當場就給請出了校門。所幸我正好問到任教於仰光大學經濟系的一位華僑教授,他趕緊帶著我繞道離去。 令人高興的是,這位華僑教授會說華語,讓在外流浪了很久的我,聽到鄉音倍感親切。就在這悅耳的聲音中,瞭解到為何會被逐出仰光大學和進一步地認識了近代緬甸。 ↑緬甸人習慣穿著棉布的「龍吉」(Longyi),男的打結於前,女的纏結於側。 1988年8月8日,緬甸因嚴重的經濟問題,爆發全國性民主運動,這個由仰光大學學生登高一呼要求經濟與民主改革的抗爭運動,遭到緬甸軍政府武裝鎮壓,於是抗爭越演越烈,緬甸僧侶與一般平民相繼追隨,局勢一發不可收拾,結果造成了3000多人慘死的悲劇。 唯恐觀光客所帶來的現代新思維,再度燃起大學生追求民主的渴望,軍政府是不歡迎任何口說外國語的遊客進入仰光大學,這也就是為什麼我當即被驅離的主要原因。 1945年出生於仰光的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女士,父親是緬甸國父翁山(Aung San)將軍(因爭取緬甸獨立,1947年為英軍所暗殺),為了追求緬甸的民主化,成立了「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NLD),以非暴力的方式對抗緬甸軍政府,不意在1989年遭軍政府軟禁。 1990年,緬甸舉行大選,「全國民主聯盟」獲得全面性勝利,但軍政府卻拒絕承認選舉結果,反而變本加厲清算鬥爭反對團體及異議分子。 在這樣風聲鶴唳的局勢下,倡導非暴力和不合作運動以追求緬甸民主化而遭到軍政府軟禁的翁山蘇姬,除了受到緬甸人民的擁戴,也獲得國際上的支持和尊敬,於199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殊榮。 一轉眼,十多年歲月過去了,大部分時間在軟禁中度過的翁山蘇姬,由於民主運動在軍政府多年鎮壓下逐漸銷聲匿跡。 緬甸人口約有5000多萬人,共有135個不同族群,大部分人信奉小乘佛教。緬甸語為官方語言,但各族群仍擁有其母語,有的甚至到今天仍保有自己的語言文字。 緬甸曾經是亞洲富有國家之一,境內蘊藏有石油和天然氣;林地約有3000多萬公頃;伊洛瓦底江、欽敦江、薩爾溫江三大水系縱貫南北,水力資源豐沛;紅、藍寶石和緬甸玉更是在世界上享有盛譽;佛教傳入緬甸已有2000多年歷史,境內寶塔佛寺名勝古蹟眾多,如仰光(Yangon)大金塔、文化古都瓦城(曼德勒Mandalay)、擁有2000多座佛塔的蒲甘(Pagan),還有我醉心嚮往的茵蕾湖(Inle Lake)等等觀光資源;然而在軍政府極權統治和國際經濟制裁下,讓原本自然條件優渥,資源豐富的緬甸,農工商業發展逐漸停頓,最後竟淪落為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像我這樣的亞洲女子,能夠有足夠的經濟能力,獨立自主地旅行,真是令緬甸人羨慕不已。 2000年底入境緬甸觀光,必須在入關前,兌換美金200元,也就是每個人進入緬甸的基本消費額。這個費用比起2002年的不丹,光簽證費就要200美金,著實要便宜許多。 為了要花光這200美金,我結結實實地在緬甸停留了整整28天。 想一遊位於緬甸東北迷人的茵蕾湖(Inle Lake)和水上市場,為了更接近緬甸當地人生活,決定下榻楊隨(Nyaungshwe)的一家民宿,沒想到住一個晚上竟然要價只有「1美元」,還含早、晚餐。 這個經驗,讓已經回到台灣許久的我,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辦法適應台灣的民宿價格。 在這樣物美價廉下,當然就決定住了下來。 或許是因為剛好走了一批西方遊客,再加上我一張東方臉孔,讓民宿一家人對待我親切異常,最後連午餐,都包了。也就是當我外出遊玩時,主人還準備有簡便的乾糧讓我隨身攜帶,以免路途上餓著了。 想著主人這樣盛情以待,我當然要馬上回報一下,才能受之無愧。於是在水上市場買了一束嬌豔欲滴的荷花,送給了民宿女主人。 沒想到民宿主人的女兒,收到花時竟然哈哈大笑: 這花幹嘛還要花錢買啊,湖裡多的是! 振興緬甸經濟啊! 一臉無辜的我,心裡嘀咕著。 ↑茵蕾湖(Inle Lake)的水上居民是以腳推槳方式划船的。 緬甸人習慣在臉上塗抹黃色的香木粉,據說有美白的效用。我已經曬成黑人牙膏似的,也入境隨俗依樣畫葫蘆,請民宿女主人為我示範塗抹一番。為了拍照留念,主人的女兒還特別為我上了妝。 結果,卻引來左右鄰居哄堂大笑。沒想到如此賣力演出人,竟然落到這種下場。不過能為緬甸人帶來一絲絲歡笑聲,即便沒能幫上甚麼大忙,也算是略盡了一點客人之道。 可惜這捲充滿了歡樂的底片,卻被遺落在泰國曼谷的街頭上,想來不禁懊惱不已。 ↑緬甸人習慣在臉上塗抹黃色的香木粉,據說有美白的效用。這位女孩為了招攬生意,特別畫上妝以吸引觀光客的矚目,一般人是不興這樣打扮的。 不知那天我在楊隨(Nyaungshwe)民宿,美麗的面貌是否也是如此這般? 在亞洲的旅行已近尾聲,阮囊逐漸羞澀的我,在最後離去時,把行囊裡最美麗的外套,送給了民宿主人的女兒。那是我在越南訂做的,因為連布帶工錢折合新台幣才幾百塊錢,實在是太便宜了,忍不住就訂做了一件。 因為無以回報主人的熱情款待,於是就留下了這一件衣服,作為紀念,希望他們永遠記得那一位「一心想振興緬甸經濟」的愣頭愣腦台灣人。 對於緬甸,我只願意讓那些坦率可愛的緬甸人,永遠停留在腦海裡。 在驚豔緬甸的沈靜之美後,來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都自私地希望緬甸永保那份樸質無華不去,但是緬甸人的生計,要由誰來提供? 來來回回徜徉於這湖光山色,我竟是捨不得離去,終日坐在船頭上做著千秋大夢。 彷若世外桃源與世無爭的美麗家園,在經濟蕭條下,竟是萬般無奈地給予不知人間疾苦的遊客們,終日遐思夢想! 民主之路仍漫長,緬甸人只能在黑暗中等待黎明的到來。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