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驢技窮、夜郎自大 倒楣貴州人吃辣解悶

[中國]黔驢技窮、夜郎自大 倒楣貴州人吃辣解悶


記者陳志東/貴州報導˙攝影

中國貴州稱得上是個倒楣省份,許多負面成語都以貴州當主角。例如貴州簡稱「黔」,以往境內有個「夜郎國」,於是就有這樣的成語:「黔驢技窮」、「夜郎自大」,不止罵貴州人,連貴州驢子都罵進去了。一位貴州導遊喊冤說:「那頭驢子……,可惡!那驢子根本是山西來的,幹麻罵貴州啊?」

這位有著貴州侗族血統的年輕導遊「小燕子」說,最早以前貴州根本沒有驢子,那頭驢子不知是山西商人帶著駝貨物進來、還是哪個無聊想開動物園的貴州人去牽進來的,總之,這頭笨驢子在面對貴州老虎時,笨到只會大叫踢後腳,用來用去就這招,最後被老虎吃掉也就算了,還累得貴州得到一個「黔驢技窮」的千古醜名。

「夜郎自大」更衰,因為一直以來,貴州四面都是山,非常與外隔絕,因此當時夜郎國的國王那會知道天外有天?於是在面對漢武帝的使者時才會問說:「漢朝的疆域和夜郎國相比,誰的面積比較大?」這種不知節制的話,但這又怎能怪貴州?

衰的不只這兩句,到了後期,甚至連我們台灣學生提到貴州,都能朗朗上口唸出這段「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兩銀」,似乎全中國最窮、最落後、環境氣候最不討人喜歡的地方,就是貴州了。

記者於5月間前往貴州採訪,真的走過貴州之後,才發現這些對貴州的描述有的對、有的不對。對的是,貴州真的天無三日晴,非常愛下雨,一年365天,平均有220多天都在下雨,然而,這樣的雨不見得天天都是狂風暴雨或細雨綿綿,而是下下就停,隨即陽光就出來,加上到處綠化與森林,因此雖然天無三日晴,但走在裡頭真正的感覺卻不是陰雨,而是涼爽,所以貴州省會貴陽人最愛說自己是:「爽爽的貴陽、避暑的天堂」。

對的是,貴州真的地無三里平。整個貴州面積達到17.6萬平方公里,大約是台灣的5倍大,但在這麼大的土地中,超過97%都是山地或丘陵,只有3%的平原,也因此讓貴州幾乎成了全中國腳踏車數量最少的省份,在貴州騎腳踏車,會騎到累死人。

地無三里平,加上四周高山阻絕,讓貴州因此成為中國開發最晚的省份,也因此讓以前的貴州人真的是「人無三兩銀」,窮得快被鬼抓去。然而,隨著觀光旅遊風氣興起,貴州這些年間突然成了大熱門。現代的貴州人最愛講的一句話,就是幾百年前劉伯溫曾經留下的預言:「五百年後看、雲貴勝江南。江南千條水、雲貴萬重山。」

↓圖:貴州開發甚晚,直到現在,還處處可見居民以牛耕田,自然田園旅遊資源潛力無限。


確實,這些年來雲南真的爬起來了,幾乎成了兩岸三地華人最愛的旅遊省份,甚至美名遠播歐美。開發較晚的貴州,也逐漸要爬起來了!以現今的觀光旅遊角度來看,貴州條件真的很不賴。由於全年平均氣溫都在攝氏15度上下,貴州因此一年四季都能旅遊,氣候宜人。貴州省內山地很多,但後來大家才發現,這些山地許多都是喀斯特地形,因此就造貴州境內有著許多溶洞與瀑布美景,例如最知名的就是「黃果樹瀑布」。

又如因為開發晚,因此貴州境內目前仍保有49個維持著傳統生活方式的少數民族,其總類與數量之多,在中國各省中排名數一數二,而這些少數民族的華麗衣裳,加上傳統房舍、房舍旁優美的梯田,在在都讓貴州變得非常具有民族風情,非常傳統與美麗,又沒有雲南部分地區的過度觀光化。

↓圖:貴州境內,有許多揉合自然景致與少數民族的優美景點。圖為當地旅遊海報翻拍。


最有趣的則是貴州的美食。或許是因為氣候與地理環境,也或許是因為一直被罵黔驢技窮、夜郎自大,一股悶氣沒地方發洩,所以貴州人跟四川、湖南等省份的人一樣,都很愛吃辣。不同的是,四川重慶的辣是麻辣,辣中帶著麻,但貴州的辣卻偏向酸辣,與現今在世界各地流行的泰國菜有著幾分相似。更不同的是,貴州的酸辣,辣中還帶著少數民族的多種怪異食材與製法,再配上一口貴州茅台,什麼夜郎自大的悶氣都沒了。

↓圖:貴州市場裡的辣椒總類數十種,看到人頭皮發麻。


↓圖:真的試吃之後,有許多辣椒都挺美味的。


貴州有著許多怪異的「歪菜」,怪到非常有趣,相關怪菜將於另一篇報導中介紹,而如果想要體驗貴州的歪菜與酸辣,即將於8月15日到18日於台北世貿展開的「2008台灣美食展」,今年大陸菜部分也將以貴州菜及安徽菜為主題,屆時可以前往觀賞。美食展19年來,除了是台灣各縣市與各國廚藝及食材交流與提升的媒介外,更扮演了觀光推展角色,透過美食行銷台灣旅遊資源。相關美食展資訊,可逕洽台灣美食展籌備委員會電話:02-2568-4726,網址:www.tcff.com.tw

↓圖:貴州怪菜超多,這種牛打滾,應該算是裡頭最正常的一種點心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Free counters!